訂了一年的小行星到期後決定來換換口味, 正好丹爸推出了未來兒童的一年期優惠, 算起來單價比小行星還優惠哩!
雖然未來兒童的適讀年齡是5-9歲, 丫丫大概四歲半但很愛看書應該不是問題, 趁著一年12期的壓力比較小, 就訂來試閱看看. (之前方案是買一年送一年或是18期)

22810433_1833434490004092_158063621_o.jpg 22790849_1833434493337425_1185230258_o.jpg 22790738_1833434486670759_125309256_o.jpg

收到第一期是2017/6月號, 已經習慣小行星內容有4書+1CD, 包含故事讀本/知識讀本/創意遊戲書/劇場CD+《親子天下Baby》手冊, 而未來兒童就是一本雜誌而已, 而且沒有隨書附CD這點是比較可惜的, 因為我家很依賴CD耶, CD播下去丫丫就能進入自己看書聽故事的世界, 讓大人可以偷閒一下:P 但未來兒童官網是有提供線上收聽功能啦, 好處是可以直接用手機開官網收聽, 比起CD更具備可攜性, 也可以下載音檔搭配點讀筆使用哦! (但我是懶媽媽, 遲遲沒有行動...); 不過要注意的是, 並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線上收聽(目錄上有耳機符號的才有音檔), 所以還不會看注音的孩子還是需要爸媽陪讀啦, 但放牛吃草幾個月下來, 我發現還是要親子共讀效果比較好, 孩子也會比較有興趣, 才會比較期待每個月收到雜誌!

IMG_2020.JPG IMG_2022.JPG IMG_2021.JPG

仔細和小行星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適閱年齡層的確不太一樣, 小行星比較有童趣, 比較能吸引年齡較小的孩子, 適閱年齡是3-6歲, 未來兒童不論從外觀到內容設計都比較適合大一點的孩子, 適閱年齡是5-9歲, 也就是說5.6歲的孩子正好卡在中間, 適合哪一種就要看孩子的喜好, 或是像我家一樣輪流訂來看看, 讓孩子接觸不一樣的東西.

未來兒童的內容非常多元, 受限於手機記憶體不夠了, 影片只有錄30秒左右, 才快速瀏覽前半本的內容, 就知道整本的篇幅有多豐富, 其中故事只有一小部份, 更多的是知識性的內容, 也跟實事比較相關, 從小行星轉換到未來兒童, 感覺有點像是從想像的世界轉換到實際的世界.

22790866_1833434483337426_1195818691_o.jpg 22831176_1833434530004088_1976305559_o.jpg

22850534_1833434540004087_1140632835_o.jpg 22790894_1833434546670753_454399458_o.jpg

深入來看內容的話, 未來兒童大概分成 主題放大鏡/精采探索/趣味百寶箱/特別報告/好漫畫&創作故事/名家來上課 這些單元, 每個單元裡又還細分不同的篇幅; 主題放大鏡會有每月不同的主題, 像是六月號的主題是摩天大樓, 七月份是飛機, 八月是大翅鯨, 內容都蠻精彩的. 

22790738_1833434486670759_125309256_o.jpg IMG_2021.JPG
最後特別比較一下兩本雜誌都有的英文教學單元, 都是吳敏蘭撰文的, 左圖是未來兒童裡的"今天說英語"單元, 右圖是小行星裡的英文童謠單元, 很明顯的教學主題跟年齡都是完全不同的取向, 小行星裡的英文童謠還附上了做星星吊飾的方法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手作, 比較適合學齡前的孩子. 說到這點, 小行星教過一首"round and round the garden"念謠, 我常常用來跟兩個孩子玩, 尤其是在搭車旅途中沒事做時, 現在只要我念出"round and round the garden"這句關鍵字, 就連一歲出頭的妹妹也會伸出手來要玩, 這就是童謠的洗腦威力呀!
另外就是未來兒童就沒有賴馬的作品出現了, 好想念賴馬的作品呀~ 九月份去花東玩時還特別為了去賴馬繪本館延長旅程, 而那一個早上的包場閱讀時光足夠我們回味很久吧!

最後還是來總結一下, 未來兒童內容豐富還蠻推薦給大一點的孩子, 而5.6歲的孩子如果喜歡聽故事可以先接觸小行星, 如果覺得小行星只有故事不太夠就可以改看未來兒童更具知識性, 還是要看孩子的喜好選擇, 或是像我家一樣都訂看看讓孩子接觸不一樣的東西囉.

 

《未來兒童》一年12期
https://junior.cwgv.com.tw/star.html
購自丹爸教材教具團購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璐鹿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